DB4117∕T 404-2024 花生化肥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驻马店市)
ID: |
249D7C8CACED4892B836AACFC3EF46C9 |
文件大小(MB): |
0.2 |
页数: |
5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 0.200.20,CCSCCSCCS,B 05 4117,驻马店市地方标准,DB 4117/T 404—2024,花生化肥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2024 - 07 - 16发布,2024 - 08 - 16实施,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4117/T 404—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正阳县气象局、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和植物保护检疫站、驻马店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驻马店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正阳县淮河生态经济带服务中心、遂平县农业农村局、驻马店市种业发展中心、平舆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正阳县农业农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亚娟、甄志高、王晓林、崔建民、郭珺、王园园、王彦坡、杨露、王光远、向啟涛、潘正茂、董帅厅、崔向华、石明权、阚跃峰、周霞丽、隗正阳、郭伟、孟涛、刘冰、王文文、何曦,DB 4117/T 404—2024,1,花生化肥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花生化肥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花生化肥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花生化肥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花生化肥减施增效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花生化肥减施技术的减施原则与施肥方法、配套栽培技术,本文件适用于驻马店市花生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DB41/T 2216—2022 花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减施原则,施肥量在当地习惯施肥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优化肥料配方,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保证花生增产增收。使用肥料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5 施肥方法,肥料 5.1,5.1.1 缓控释肥,缓控释肥组分及用量应根据测土配方结果确定,也可根据土壤类型确定施肥量。缓控释肥可使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缓慢,释放期较长,在作物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比施用普通肥料可减施N肥20%。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5.1.2 有机肥替代,可选用商品有机肥或施农家肥,有条件地区尽量多施农家肥,中产田每亩底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 kg~3000 kg或生物有机肥40 kg~60 kg;高产田每亩底施农家肥3000 kg~4000 kg或生物有机肥60 kg~80 kg。使用有机肥应符合NY/T 1868的规定,DB 4117/T 404—2024,2,施肥方式与施用量 5.2,5.2.1 基肥,农家肥整地前均匀撒施,然后整地播种。化肥与生物有机肥混合后采用分层施肥,种子与肥料间隔5 cm以上,肥料深度不应小于15 cm。高产田每亩施氮、磷、钾含量为20-15-10花生专用肥40 kg,中产田每亩施氮、磷、钾含量为20-15-10花生专用肥35 kg,5.2.2 追肥,看苗施肥,底肥不足的弱苗田块每亩施5 kg~7 kg尿素,培育壮苗,5.2.3 叶面喷施,亩用0.05%~0.1%的钼酸铵溶液50 kg~60 kg于花生苗期和花期各喷1次;亩用0.1%~0.15%的速乐硼溶液45 kg~50 kg于花生初花期和荚果期各喷施1次;亩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60 kg~70 kg于荚果成熟期叶面喷施2次~3次,6 配套技术,品种选择 6.1,选用增产潜力大,综合抗性好,适宜本地生产的中早熟品种,品种应通过国家登记,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7.2的要求,种子处理 6.2,播种前10d左右晒种、剥壳,选择大小均匀健壮籽粒做种子;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药剂进行拌种或种子包衣,播期 6.3,地膜覆盖花生适宜播期为4月10日-20日;春播露地栽培花生适宜播期为4月20日-5月5日;夏直播花生宜于6月10日前播种,起垄种植 6.4,机械起垄,一垄双行,垄高10 cm~15 cm,垄距75 cm~80 cm,垄面宽45 cm~50 cm,垄沟宽25 cm~30 cm,合理密植 6.5,根据品种特性、播期进行合理密植。春播8000穴~9000穴/亩;夏播10000穴~12000穴/亩,2粒/穴。高肥力地选下限,薄地选上限,查苗、定苗 6.6,齐苗后及时查苗,如有缺苗(缺穴)应催芽补种或移苗补缺,科学排灌 6.7,采用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现节水和高产双目标。注意防涝,保持田间“三沟”相通。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DB 4117/T 404—2024,3,促控结合 6.8,株高超过35 cm时,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喷施生长调节剂,施药后10d~15d如仍有旺长趋势应再喷1次。进入结荚期后,如出现脱肥或长势较弱情况,用磷酸二氢钾、尿素、杀菌剂的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洒,病虫害防治 6.9,病虫害防治应符合DB41/T 2216—2022花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的要求,适时收获 6.10,植株中下部叶片脱落,上部1/3叶片变黄,80%左右荚果果壳变硬,网纹明显,内果皮变褐色时应及时收获,安全……
……